社科要闻

新书推介| 《盐城乡土语文》《烽火华章》重磅推出
来源: 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作者: 管理员
时间: 2023-09-28      阅读量:     次

9月27日,《盐城乡土语文》《烽火华章》在盐城市第二十届社科普及宣传周开幕式上正式首发,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盐城乡土语文》先后入选江苏省和盐城市社科普及资助项目,由著名诗人翻译家陈义海教授和邵春驹博士联合主编,遴选从汉代到当代诗文295篇。

《烽火华章——盐城红色文学作品选读》由盐城市社科联指导合作共建智库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编辑出版,这本书搜罗革命文艺工作者在盐阜大地留存的饱含红色基因的诗文,为发掘、整理、开发、转化和利用好盐城红色文化资源,提供生动素材、重要元素和史料支撑。

现将两本书的序言刊出,以便大家进一步了解其价值。

《盐城乡土语文》序言

周群

地处黄淮冲积平原的盐城,滨临黄海,千里平畴。盐城称名殊为独特。盐既是生民之必须,又是社稷财赋之所重。古代君主通过养灶以生财,通商塞贩,以达实边利用之效。因此,盐政不但关乎民生日用、社会经济,而且是关乎整个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乃至国家命脉所系。两淮是当时最为重要的海盐生产、转运场所。两淮盐赋,实据天下诸司之半。诚如毕自严所说:『两淮盐利甲天下。』(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十五《题遵奉圣谕议修盐政疏》,明崇祯刻本)而以盐为名城者,唯此一个,足证其乃南淮盐业生产与运输的重要枢纽。淮盐的很大一部分是盐城所出。通过通榆河、大运河等运盐通道,盐城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盐城虽僻处海滨,但其关乎国运的历史地位由此即可见一斑。

与此相关,盐城的区域文化、文学也具有鲜明的特色。盐城东临黄海、平畴旷远的自然景观,不同于草原风吹草低,大漠孤烟,而呈现的是鹤舞鱼跃,平湖锦帆、烟柳扶疏的审美意象,从而为色彩斑谰的中国古代文学平添了别样的色彩。这一独特的自然风情,在吴嘉纪『晴光暄入水,波动清鲜鲜』(吴嘉纪:《南梁泛舟》)高吕『涛声吹雨沧溟湿,雾气横空白昼寒』(高吕:《盐城观海》)等诗句中得到了形象呈现。当然,『盐』的文化底色也在诗作中时有逞露。如,盐城先贤笔下偶现的『山』景,也是如灿玉般的盐山。(如明乔楚:《盐山灿玉》,载《康熙淮南中十场志》卷十。)程岫亦有『初日盐烟映海黄』(程岫:《过东台》)的状写。寓审美于生活,寓审美于自然。生息于兹的先民们赋予了生活与劳作的诗性色彩。诗文,成为我们了解盐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盐城的自然环境,也赋予了其相应的文化品格,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显性的影响。地处冲积平原的盐城,诚所谓『泉脉不通海滨土,人家辘轳上咸卤。』(【宋】陈造:《江湖长翁集》卷八《赠盐城诸友》。)在这片土地上制盐的灶户『朝夕烹炼,不胜劳苦。』晒淋之时,举家登场,『刮泥吸海,下汗如雨,隆冬砭骨,亦必为之。』因此,『庶民之中,灶户尤苦。』(彭韶:《进盐场图诗疏略》,载《皇明名臣经济录》卷九,明嘉靖二十八年刻本。)因此,灶籍逃绝的现象屡屡见诸史籍。盐民劳作辛苦,贫不知学。出生于东台安丰场的明代著名思想家王艮正是基于深切的庶民生活体检,承祧原始儒家的立教宗旨,直面民不知学的现实,创立的『风行天下』的以平民儒学为特色的泰州学派。目的在于将儒学从经生的书斋中解放出来,以闾阎百姓易晓的表式,使儒家思想成为百姓自我陶冶精神、成德修为的内在动力。将原本为经生文士所独擅,使庶民百姓皆知自性自灵,自完自足,使儒学成为人人共明共成之学。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面向民间、着意于乡村的学行品格,在儒学日渐僵化空疏之时,为儒学增添了新的活力,赋予了现实价值与近代思想的端倪,从而实现了儒学的重大转折。王艮『崛起海滨』,并非偶然,是僻处滨海的盐城自然、社会环境使其然,他们所倡的以尊身为本的『淮南格物』、百姓日用即道、乐学说,都是深植于这片大地上形成的。

盐城历史的又一个高光时刻是20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毛泽东提出“华中是我最重要的生命线”的论断。在此方针下,盐阜根据地开辟,盐城一度成为华中的政治中心。盐城人民为了解放大业义无反顾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盐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贡献,已镌刻于共和国建立的丰碑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位于盐城境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推进,江苏中国式现代化示范省目标确立,盐城凭借海岸线长、生态环境优美、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在东南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文学是人类生活的自然产物,人群生存之处就有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口头或书面)的生产与流传。从区域差异的角度看,中国文学存在着彼此区别而又有所联系的三大系统:中心地区(首都及其他政治文化中心)文学、重要地区(大城市、交通枢纽所在)文学,以及相对边缘地区的文学。后者只能在狭窄区域内传播,可用“地方写作”指称之。就成就和影响而论,地方写作其覆盖范围之广、作品数量之大,却为前两种文学难以企及。
盐城僻于黄海之滨。这个地区的文学创作,是一种典型的地方写作,涵括了丰富的历史记忆、社会记忆和文化记忆。它既具有地方写作的共性,又带有冲积平原的个性特性。因此,编制一本盐城乡土语文读本,既可以呈现盐城历史文化的状貌,又对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大有裨益。由陈义海、邵春驹教授主编的《盐城乡土语文》,正是一部呈现盐城文学风彩的著作。

本书以择取往哲的名篇为主,又附以时贤佳作。覆盖盐城全域而又有所侧重,由微知著,以呈现盐城文学整体风貌为旨归。全书属类以别,体例允适,注重遴选描写地方风物、民情素习的作品,以准确反映盐城文学的独特风采。编者捃摭遗逸以窥其全,博采群籍而得其精,爬梳剔抉,择善而从。且于每篇之下作题解释读,铨品精义,饶有点睛之效。尤其值得嘉许的是,由于编者博取广求,苞举盐城古今文献几乎无遗逸,对于声名不彰,但作品甚具地方文化色采的文人佳作,也适当选录,从而充分彰显了盐城文学的『乡土』特质,这是该书殊为难能而尤其可贵者。我相信,作为一部具体而微地展现盐城文学风貌的经意之作,对于盐城文学的普及与弘传具有骅骝开道之功,同时也将对盐城的中小学文学教育大有裨益。

披览全书,深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学者们穷览群籍,博搜精择,进而抉发隐义,提挈宏纲的严谨的学术精神所感染。这一课题也受到了市社科联的热情支持,显示了管理者对地方文化普及事业深沉的使命意识和历史情怀。相信该书必将嘉惠读者,传诸后世,成为了解盐城乡邦文学的重要途径。社科联与文学院领导命序于余。走虽不才,但家乡文学深深地吸引了我,编著者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遂而不揣浅陋,谬陈肤见于篇端,权为序。

(作者为盐城人,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思想史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季子与吴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当代华章

李晓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作出部署,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把江苏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发展地、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扬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创新策源地,成为理解历史中国、认识现实中国、把握未来中国的重要窗口。盐城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盐城师范学院与盐城市社科联合作共建的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决定推出这本书,我觉得十分及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国破山河在,烽火铸华章。盐城是一片浸润红色基因的土地,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很早便在这一地区建立起了基层组织。革命先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创办进步刊物,组织进步团体,率领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特别是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发生的皖南事变后,随着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相继在盐城成立,盐城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一大批革命人才和进步文化人士来到盐城,在这里掀起了群众性的革命文化高潮,留下了许多广为传诵的红色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涉及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参军支前、拥军优属等题材,有古诗词、新诗、墙头诗、通讯报道、散文特写等多种表现形式,蕴涵着革命根据地人民不畏强暴、追求真理、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们在鼓舞人们革命斗志、促进根据地各项建设的同时,也成为盐城光荣的革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盐城人民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生动教材,是极为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

薪火相传光华放,继往开来谱新篇。由盐城师范学院孙晓东教授和武菲菲博士编写的这本《烽火华章——盐城红色文学作品选读》,融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于一体,所选作品闪耀着战争年代革命先辈的爱国激情、民族大义、铁军风采、革命友谊、为民情怀。衷心希冀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从这些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的历史作品中,加深对盐城革命历史的了解,通过阅读赏析这些作品,汲取历史经验,增加政治智慧,强化斗争精神,提升艺术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此文为《烽火华章》序言,作者系盐城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一级调研员)